科技创新一直是国际竞争的焦点,各国努力争取科技领域的优势,不断投入海量资源和资金。中美作为两个全球科技领域的重要竞争者,其科技创新水平一直是外界关注的重点。可是,虽然中美科学家数量相当,但科技创新总是出现在美国,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?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个话题。
一、好的环境是创新的首要条件
从历史上看,科技创新的推动力来自于对过去的颠覆,新技术的出现往往迫使旧技术的淘汰和替代。这就需要社会制度和法律能够保护创新者,激励和支持创新者。而美国之所以成为科技创新的引领者,正是因为美国重视自由和创新这一核心价值,尊重创新者的知识产权和市场地位。
换句话说,拥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,而好的环境则非常重要。在一个尊重自由和创新的环境下,创新者能够自由发挥创造力,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,无形中就能够创造出更多的颠覆性技术,给社会带来更多的福利和价值。
【资料图】
但反之,如果社会制度和法律无法保护创新者,创新就会受到限制,很难取得成功。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,经济风险对创新者的打击将会更加重大,如果社会和政府不能提供充分的创新增长环境和资源,则最终必将长期落后于其他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。
二、中美两国科技创新环境的比较
与美国相比,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具备着更为丰富的人力资本和资源。根据科技合作数据分析员斯托·克鲁斯特的数据,2019年中国拥有430万名高科技人才,而美国仅为330万。这表明中美两国在人才方面相当接近,但如果将人均GDP划分为劳动力投入,就会发现中国的研发成本明显低于美国,从而提高了中国企业的利润率。
虽然中国在近年来的科技领域取得了很多的成功,但要想在全球的科技赛道上领先,仍需缩小与美国间的差距。因为在科技创新领域,除了充足的人力资本外,还需要良好的政治和文化环境,以及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的支持和配合。
三、中国创新者面临的困境
对于中国的创新者而言,除了技术方面的挑战,还需要面对政治、法律等制度层面的困境。中国的政治和法律环境相对保守,创新者很难在这种环境下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,因为法律优先保护的是既定的既得利益者,而不是尚未形成稳定地位的创新者。
在中国,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并不友好,很多创新者反而需要承担不公平的待遇和敲诈勒索的风险。比如文中提到的卢灿案件,卢灿自主研发的恒压阀技术被认定为枪支散件,这无疑给创新者带来了不可估量的风险。这也因此,许多有创新精神和企图心的人才得不到充分激励,最终可能会选择放弃创新,转向其他之道。
四、结论与思考
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但也是一个逐步颠覆过去的过程。不断地颠覆旧技术,推动新技术的出现,是科技创新所必需的条件。而要实现这一点,则必须拥有一个能够保障自由言论、自由发明和创新的良好生态环境,具备领先的研发投入和强有力的自主创新能力,以及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。
因此,中美两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竞争,并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,而是一个涵盖众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。必须建立更加创新和开放的思想引领,以自由、开放、开明和包容的态度迎接科技领域竞争的挑战,才能提升中美两国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地位,以及在更广泛的科技领域内实现可持续的发展。
本文转载自科技头版V