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条热搜,看了之后沉思良久。说的是一位网友,她的老爸喜欢在家族群分享东西,但是经常遭遇冷场的尴尬,最后选择退出家族群。退群宣言是:一个亲人群是分享喜怒忧愁善感的小团体,没人关注点赞沟通,这个群没有存在的意义。
【资料图】
女儿觉得爸爸很酷,就分享给了网友,你看,年轻人也是有分享欲的。这件事引发了很多网友共鸣,有网友觉得这个爸爸可爱,也有网友的经验是“不是不回应,是真的回应不过来”。的确,生活千姿百态,人人各不相同,群群有本不太好念的“经”,我们当然不能要求所有网友都有一致的看法和选择。
细看了下,这个所谓的“家族群”,人不多,只有8个,应该都是比较亲近的人,或许叫家庭群更合适。这位爸爸最后的分享,是一瓶“二十八年老酒”,还特意给瓶子拍了个特写,上面印着“19960427”(虚岁28),酒瓶后面是简单的几个菜,隐约可以看到一盘是豆芽。
极度的生活化,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老爸老妈。我们觉得不是什么稀奇的事,但在他们来看,总有抑制不住的分享欲。然而,分享欲是个好东西。想分享、爱分享,说明一个人对生活充满了热爱,也想把自己的喜悦传递给最亲近的人。这样的人,虽然老了,往往精神劲头比较好,相处起来也容易。
对于这位爸爸来说,既然无法改变别人,那就改变自己,退群,顺心意,这也挺好的。只是作为子女和亲人,我们似乎还可以从这样的事情中,感受到什么,然后珍惜,或者改变。
坦白说,看到这个热搜,我的内心是有所激荡的。我的父亲也是一个爱分享的人,路边的花开了,他会拍给我“瞧瞧”;院子里的柿子红了,他会拍个视频炫耀;或者哪家邻居办喜事,他也会拍下热闹的场面,分享别人家的喜悦。父亲要的真是点赞吗?可能只是一种“看见”和“知晓”。
当然,有人会问,如果为了回应而回应,为了安慰父母长辈故意做出点赞和交流的姿态,这算不算是一种应付,真的有意义吗?
是呀,人生哪有那么多的意义。生活中,本就有很多形式大于意义的事情,而你不能说这些形式不重要、不需要。
最近忙于准备婚礼的相关事宜,单是一个结婚日子,就和两边家人沟通了很多遍。而在我这个无神主义者看来,只要天气好,那天大家都比较方便,不就是个好日子吗?但父母觉得不行,总要找个先生算一算。很多仪式其实就是一种形式,但它往往又承载了我们的社会关系和情感,因此又变得有意义——不是实质性的意义,却是一种心灵上的意义。
和父母的日常交流,充满着这些必要的形式。我每周都会跟父母打个电话,开头第一句必然是“吃饭没”,然后必然有一句“家里天气怎么样”,这些都是程式化的东西,当我问出,以及父母问出这些问题时,都没有一个必然想要的答案,我们都只是想问一问,寻求一种在场的感觉。
很多时候,对方的分享,也不是为了非要让大家和他严肃探讨一番,而是应个声,让他感觉有人在,就知足了。
家人群不仅仅是一个互通有无的通讯工具,也不只是谁家有了事,在群里吆喝通知一声,除了信息功能,它还承载着情感功能。当下,很多家庭的物质生活已经很充裕了,父母的温饱并不是问题,但我们或许忽略了“精神养老”。
利用现代科技手段,有人给老家装上监控,可以通过手机的连接和远方的父母交流,可以随时打开手机看看门前,这也是在努力营造在场感。你的生命里,我在场,这很重要,对谁都重要。他们可以退出群聊,这没什么大不了的,但我们不能彻底退出他们的生活。
许飞在《父亲写的散文诗》里唱道,“几十年后,我看着泪流不止,可我的父亲已经老得像一张旧报纸。”这张旧报纸,是需要人读的。最好趁现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