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相关资料图)
不同时代都有其流行的事物,多反映在电视、电影及流行曲中,这不但影响着每一代人,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呈示。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最近举办了首届《香港流行文化节》,结集政府及业界力量,以被誉为香港娱乐事业最辉煌的上世纪80、90年代为核心,带来多场耳目一新的活动,借此将香港昔日的流行文化精髓传承下一代,同时向世界展现香港文化的多元及原创性。
说到今次《香港流行文化节》的推出,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助理署长(特别职务)区玉芳解释,“香港的流行文化从上世纪60年代的电影开始大放异彩,到80、90年代更是香港流行文化的颠峰时期,不论是电视、电影或音乐,都是我们香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载体,亦同时影响着周边其他国家及地区。去年行政长官在《施政报告》中便提到要开发及推动香港文化艺术产业,因此成立了文化体育及旅游局,加上国家的十四五规划,要将香港打造成为文化交流中心,凭借香港流行文化的独特与多元性,相信可引领市民及游客以全新角度欣赏,甚至重新认识香港的流行文化。”
香港流行文化节|开放探索前路
▲《继续宠爱.张国荣纪念展》由张国荣生前好友陈淑芬、张叔平及夏永康等策展,带来了不少破格意念。
▲《声.影马拉松》云集了香港新、旧乐坛势力同台演出。
的确,香港的流行文化曾经随着电影、电视的卖埠,歌手演员们到外地登台表演,一度在世界舞台占有极重要的地位,尤其是在亚洲国家及地区,当年说到“港产片”三字,很多外国人都不会陌生,甚至不少人因此成为香港演艺人员的影迷或歌迷。区玉芳指,香港的流行文化经过多年累积,有极深的根基,可塑性高,探索空间非常阔,“当我们研究如何将香港流行文化传承及流传开去,留意到其实还有很多有趣的事可做,今年是首届举办《香港流行文化节》,我们采取一个较开放及开创性的做法,看看大众的反应及接受程度,再检讨,为未来的文化节做好准备。”
他们在构思节目时做了不少研究及调查,发现时下年轻人对昔日的香港流行文化认识不深,部分人甚至不了解香港曾经孕育过如此多知名演艺人员,甚至国际巨星,形成了世代隔阂,于是在设计活动时,他们刻意将不同世代的流行元素串连一起,同时兼顾年长及年轻两代人的观赏需要,“有数个活动我们都安排了一些资深音乐人、创作乐手及乐坛新人同台,高唱昔日的经典作品,这样的新、旧融合,将有助跨代乐迷享受到不同类型的音乐,也有助年轻一代加深认识不同层面的本土流行文化。”
香港流行文化节|营造协同效应
▲区玉芳称香港的流行文化从上世纪60年代的电影开始大放异彩,到80、90年代更是香港流行文代的颠峰时期,当中的代表人物如张国荣及梅艳芳。
说到近年香港的电视及电影业面对激烈竞争,似不复当年勇,如韩剧于二十年前冒起,泰、台、陆剧也纷纷迎头赶上,对此,区玉芳认为:“每种流行文化总会有高低潮,难说香港已落后于其他地方。”她补充,“流行文化向是香港的重要软实力,特别是人才方面,幕前幕后都很优秀,新进的导演和演员在不同影展中大放异彩,资深影艺人在国际影坛中发光发亮,这些都是香港流行文化的重要资产。”本届文化节当局便邀来不少资深业界人士参与,藉着他们的经验及脉络为活动带来新意,如目前正在香港文化博物馆举办的《继续宠爱.张国荣纪念展》,策展人俱是张国荣的好友,包括陈淑芬、张叔平及夏永康,除是业界重量级人物,各人对张国荣亦认识深刻,为展览带来了不少破格意念,给予市民一个认识张国荣这位昔日歌、影坛巨星的全新角度。区玉芳希望这些新尝试能营造出协同效应,促使日后架设更好的流行文化推广平台。
今年首届《香港流行文化节》于本月正式揭幕,以上世纪80及90年代的香港电影及音乐的黄金时期作主线,聚焦于两位已故天王巨星张国荣及梅艳芳,将陆续推出一系列相关活动,包括表演、专题电影放映及展览等,另外还有连串户外和外展节目。
今年适逢张国荣逝世20周年纪念,与哥哥相关的活动更成为焦点,除《继续宠爱.张国荣纪念展》,还有由香港电影资料馆举办的《芳华再续》,将放演多齣张国荣及梅艳芳的电影作品,包括《胭脂扣》(1988)的4K修复版;另外如“赵增熹×李幸倪×《金枝玉叶2》”、《声.影马拉松》及《人声铜乐》等,则不乏新、旧乐坛人同台演出;5月初登场的《无中生有—香港电影美术及服装造型展》、《破格而出—香港漫画电影巡礼》及《电影叮叮》,都是与香港电影相关的活动;至于10月举办的《韩国十月文化节2023—韩剧歌曲音乐会》,则是港、韩联乘节目,有助将香港流行文化推广至海外各地。
《香港流行文化节》2023
日期:2023年4月至12月
网址:http://www.pcf.gov.hk
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。